學員評價
真誠的分享
我本身有學習爵士鼓的原故,一直很想學習踢躂舞,因為我覺得可以用只腳把節拍奏出來,不是比用四肢更酷嗎?
幾年前曾去坊間很流行的studio學過半年,但斷斷續續,也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方法記拍子,便沒有再學。
幾年後因為心熱來潮想跳舞,於是上網搜尋一下,就發現了Anthony老師的Facebook專頁。
起初只是本著一試的心情,就上了第一課,竟然是即興練習(improvisation)。
我敢肯定,要不是我有敲擊樂根底,應該早被Anthony的跳級教學嚇怕了。
令我驚訝的是,老師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很有興趣,第一天就問及學習原因。
之後每次下課,老師都會悉心了解學習進度。應該是怕學生因趕不上,而想放棄吧。老師總是耐心地說,再過一段日子就會揮灑自如了。
跟Anthony老師學習跟以前不同地方,是老師很強調身體肌肉的正確運用。要雙腳發出正確的聲音或節奏,原來最重要的不在於腳,而是肚! 還有更難拿捏的其實是「重心轉移」(weight shift)。有時候,我覺得跳踢躂舞就是踩著高跟鞋跑來跑去。
其實我最喜歡的環節是跳畢兩小時後的拉筋。Anthony老師連拉筋都一絲不苟,什麼「睇報紙式坐下」、inverted triangle 瑜珈姿勢都要做得很精準。但每次拉完都很想再跳幾小時。
Anthony常言自己是個「身、心、靈」導師,倒也沒有誇張。下課後跟老師總會談起工作或日常二三事,他總是對學生的一切都很關心。就連我缺課的日子,老師都會很著急問過究竟,因為他不喜歡學生因熬不過試煉而放棄,在他口中這都是「九十後」的通病。
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九十後,我當然要大為反擊。生於這世代的年青人,要負的 社會責任很多,有幾個星期天要去參加集會、遊行、會議是平常事。意料不到的是老師出奇地接納。對啊!人生就是有很多東西要完成,一起來做瑜珈吧,他說。
有人說這個老師很嚴格,很高要求。我卻這樣想,他總是想透過舞蹈傳授導人生哲理,就是想大家都能屈能伸,遇強越強。「師者,所以傳道、受業、解惑也。」
所以要說學習見証?我倒想說,如果你只覺得跳踢躂舞很酷,你應該很難熬得過三堂。有心學習的,卻不只學會了技巧。
\\ 上年搬到澳洲墨爾本之後,我找了幾個不同的tap老師繼續學習。Anthony老師說墨爾本有很多好老師,不用怕。試過幾個老師之後,我才發現以前在香港沒有好好用心跟Anthony學習。在墨爾本一堂只有一小時,每次重溫一下上堂的練習,又教一個新step就要下課了。這邊的老師不會像Anthony一樣拆解steps跟肢體發力的關係,基本上,你識就識,唔識示範幾次就自行修練。以前跟Anthony學一個flap可以flap三小時。回港幾天,我急不及待要找Anthony惡補一課,感覺三小時好像上了一年的課。\\